【日行一萬步 心血管健康UP!】

【日行一萬步 心血管健康UP!】 |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一放假就躺平🥱?係時候建立運動習慣🚶🏻‍♀️🚶🏻!想由零開始「步」入健康人生,先由日行一萬步開始,提升心血管同整體身體健康,有「心」絕對唔怕遲 ❤️✨!

❤️Keep Walking!行路有益身心健康,悉尼大學研究報告指出:
👣「慢」步人生路 ▶️每日行 9,000 至 10,500 步,身心更健康。
👣輕鬆健心養生 ▶️行多啲路有助減低心血管疾病達 21%。 
👣為健康行多步 ▶️每日步行數愈高,患上心血管疾病機會率較低。
👣培養運動興趣 ▶️步行習慣配合每周共 150 分鐘運動,例如游水、踩單車、行樓梯等,可以加👣強心臟健康,減低血管阻塞、提升血液循環等!

👟Safe Walking!運動安全小貼士:
1️⃣穿上通爽舒適運動服,配上防滑護腳運動鞋。
2️⃣唔好空腹或太飽時做運動,建議運動前 1 至 2 小時進食輕餐。
3️⃣帶備足夠嘅水, 隨時補充水分。
4️⃣運動前後進行 5 分鐘熱身同伸展,減低受傷機會。
5️⃣運動前熱身要監察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不適都應該暫停所有劇烈運動 或 向醫護人員求助。
🩺 Keep Checking!記住定期做心臟健康檢查,做運動時更得心應手,盡情漫步享受生活!
一放假就躺平🥱?係時候建立運動習慣🚶🏻‍♀️🚶🏻!想由零開始「步」入健康人生,先由日行一萬步開始,提升心血管同整體身體健康,有「心」絕對唔怕遲 ❤️✨!

❤️Keep Walking!行路有益身心健康,悉尼大學研究報告指出:
👣「慢」步人生路 ▶️每日行 9,000 至 10,500 步,身心更健康。
👣輕鬆健心養生 ▶️行多啲路有助減低心血管疾病達 21%。 
👣為健康行多步 ▶️每日步行數愈高,患上心血管疾病機會率較低。
👣培養運動興趣 ▶️步行習慣配合每周共 150 分鐘運動,例如游水、踩單車、行樓梯等,可以加👣強心臟健康,減低血管阻塞、提升血液循環等!

👟Safe Walking!運動安全小貼士:
1️⃣穿上通爽舒適運動服,配上防滑護腳運動鞋。
2️⃣唔好空腹或太飽時做運動,建議運動前 1 至 2 小時進食輕餐。
3️⃣帶備足夠嘅水, 隨時補充水分。
4️⃣運動前後進行 5 分鐘熱身同伸展,減低受傷機會。
5️⃣運動前熱身要監察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不適都應該暫停所有劇烈運動 或 向醫護人員求助。
🩺 Keep Checking!記住定期做心臟健康檢查,做運動時更得心應手,盡情漫步享受生活!
分享
0
【心房顫動的種類】
心房顫動的種類 根據心律不正持續的時間及狀況,心房顫動可分為三大類: -陣發性 狀況會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甚至長達一個星期。心房顫動症狀會逐漸消失,亦有可能需要進行治療才可以解決 -持續性 狀況會持續超過七天,患者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或電擊才可以令心跳回復正常 -永久性 是由陣發性及持續性心房顫動經過一段長時間發展而成,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心律和預防血栓的形成心房顫動的成因年齡及姓名是患上心房顫動的主要不可控因素,有七成心房顫動患者都是大於65歲,而且大多計數為男性。此外,曾過中風及患上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肥胖或甲狀腺疾病的患者都會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心房顫動的危害- 血栓形成:心房顫動病發時會失去心房的收縮功能,血液在心房內容易成血栓,血栓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血液不能流向腦部而令患者中風。年齡小於60歲的心房顫動病人,中風的機率為1%左右,而在60至75歲以上的病人,中風的機率為 2%。如果患者同時擁有其他高危因素,中風的機率可增至4%。導致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曾患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 心房顫動會導致心率跳得快 或 心律不正,會令患者感到心悸- 心房收縮功能逐漸失去- 長期心率過快會導致心臟衰竭- 心房顫動患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